文|夜谈
编辑|王图往迹
百姓误拜关羽墓,2000年后揭示真相,河南暴雨竟揭开谜底!
1979年,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暴雨席卷了河南洛阳,带来山洪暴发,造成了巨大的灾害。然而,洪水过后,意外的发现震惊了当地百姓和专家:在暴雨冲刷后,竟然揭开了一个古墓,并且在墓中找到了一个异常的头骨。这个发现引发了专家们的震惊,很多人纷纷猜测,或许自己已经错拜了关羽长达2000年之久。
那这颗头骨到底隐藏了什么秘密?
展开剩余86%关于关羽最后下落的谜团,民间有句传言:“头枕洛阳,身卧当阳,魂在山西”。因此,洛阳、当阳、山西这三地,几乎每个地方都有人宣称这里有关羽的墓。而关羽,作为蜀汉的顶尖武将,他怎可能同时被安葬在三个地方?这背后究竟隐藏了什么历史真相呢?
要弄清这个问题,我们得从关羽最后的战斗谈起。
关羽,作为刘备最亲密的战友之一,他的忠诚无可置疑。即便在曹操的拉拢下,他依然选择忠诚于刘备,回到蜀汉阵营。从他的行为中,我们可以看出他对刘备的深厚情谊,甚至在曹操送他重重恩惠时,关羽也从未动摇过,始终坚定不移。
这种忠心也体现在关羽对蜀汉统一天下的执着上。公元218年,曹操集团内部爆发内乱,宛城的守将反叛,与关羽联合。到219年,刘备成功打败了曹操的部将,而后曹操又被刘备击退。此时,曹魏的集团处于脆弱状态。关羽便趁机率领大军攻打曹魏在樊城的防线,最终凭借洪水的力量成功击溃敌军。
关羽不仅仅在军事上给曹魏带来压力,还通过鼓动内部反叛派系,激起了很多官员和草寇的响应。整个曹魏集团仿佛一触即发,连曹操都开始考虑迁都以躲避关羽的进攻。
然而,正当关羽处于强势时,曹操意识到,单靠与关羽对抗难以应对局势,于是他与孙权达成了联合,共同对付关羽。此前,孙权与关羽之间已经积怨颇深。孙权曾试图与关羽通过婚姻联姻,结果遭到拒绝,并且关羽还痛骂了孙权的使者。此外,关羽在驻守蜀吴交界处时,对于邻国吴国将领态度冷淡,这让吴国对他心生怨恨。
此时,关羽带领的精锐部队北上,正是孙权的最佳反击时机。于是,孙权联合曹操偷袭关羽的后路,结果关羽大意失荆州,被吴军击败。关羽不仅部队损失惨重,自己更是被捕。孙权为了报仇雪恨,命人将关羽斩首。
然而,在孙权将关羽杀死之后,他突然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。关羽不仅仅是蜀汉的忠臣,还是刘备的心腹。孙权一刀插在刘备背后,难道不会引发刘备的愤怒吗?
为了转移责任,孙权决定将关羽的头颅割下,并送往曹操手中,意图将责任嫁祸给曹操。曹操接到关羽头颅后,很快意识到这是孙权的阴谋。毕竟,曹操与关羽曾有过恩情,关羽曾在曹操危机时救过他的命,因此,曹操决定不辱关羽之名,将关羽的遗体安葬在洛阳,选择了一个风水宝地。
此举不仅表明曹操无意杀害关羽,也给关羽树立了一个尊崇的墓葬。最终,孙权未能成功将责任推给曹操,反倒自己把关羽的尸体安葬在当阳。
然而,关羽真正的故乡在山西。山西人感到非常遗憾,作为这位英雄的家乡人,他们自然想把关羽接回故里安葬。古人有“叶落归根”的思想,于是山西也为关羽建造了一座墓地。
除了这三个著名的墓葬地,蜀汉也为关羽修建了墓葬,因为关羽不仅是蜀国的开国功臣,也是刘备的亲密战友。刘备为关羽的牺牲感到深痛,当然会为他修建一个合适的墓地,哪怕关羽的遗体已经不再。
因此,洛阳、当阳、山西,都有关于关羽的墓葬。最初,前来祭拜的人并不多,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关羽的声望不断上升。特别是在宋朝,盐池突然停止生产盐,民间流传着“凶神蚩尤作乱”的说法。有人建议,请关羽前来打败蚩尤,恢复盐池的生产。令人惊讶的是,盐池果真恢复了产盐。于是,关羽被视作拥有神力的神祇,信仰关羽的人越来越多。
到了清朝,帝国的统治者非常重视忠义精神,关羽“身在曹营,心系汉”的忠诚事迹为天下所传。于是,清朝政府对关羽进行推崇,关羽的信仰进一步盛行,许多人前往洛阳、当阳、山西三地的关帝庙祭拜,香火更加旺盛。
然而,1979年河南暴雨冲刷后的发现,给这一切带来了新的悬念。当地百姓在暴雨后的山洞里发现了一个古墓,并且找到了一个头骨。专家初步判断,这座墓应该是某位贵族的墓地,但问题在于,这颗头骨到底是谁的?
很快,百姓们传言,这颗头骨就是关羽的。传说中,他们的家乡一直保有关羽的墓葬,只是这份信仰一直未能得到外界的认同,导致没人关注。专家们的调查发现,墓内有明代的碑文,而这些碑文显示,这很可能就是关羽的墓葬。
专家震惊之余,也无法确认关羽是否真的安葬在这里。毕竟,曹操当年将关羽的头颅安葬在洛阳,或许这些墓地只是误建的。而且,考虑到三国时期盗墓猖獗,曹操作为“摸金校尉”的创立者,极有可能故意设置迷阵,防止盗墓贼找到真正的关羽墓。
最终,虽然不少百姓惊叹自己拜错了关羽墓,但关羽墓的真正位置至今仍无法确认。专家表示,随着时代变迁,这座墓地也经历了多次翻修,现如今已经难以恢复原貌,因此无法确切判断墓的身份。
然而,对于大多数百姓来说,究竟关羽的遗体埋在哪里并不重要。古人崇拜关羽,并非单纯为了祈求好运,而是对他忠诚、勇敢、仁义的精神产生共鸣。关羽为兄弟舍弃荣华,为恩情冒死放曹,这些品质才是百姓最为崇敬的。
人们在关帝庙和关羽墓前的祭拜,更多的是向关羽的气质和精神致敬,希望自己也能拥有他那样的忠诚与勇气。至于关羽的身体在哪里,这些已经随着历史的流逝慢慢淡去,真正存留下来的是关羽的精神,永远在人间流传。
发布于:天津市明道配资-股票杠杆炒股-股市配资-广州股票杠杆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