****
1945年8月,日本投降的欢呼声还未散去,中国大地却已暗流涌动。一边是手握百万武装的中共,一边是背靠美国的国民政府,而美苏两大巨头则在幕后博弈,像两个赌徒在牌桌上押注中国的未来。这场被称为“解放战争”的较量,为何被毛泽东称为“一刻也拖不得”?当蒋介石签下《中苏友好同盟条约》时,他究竟是用东北换来了筹码,还是给自己挖了个大坑?
****
日本刚投降,中共就火速行动:命令日军缴械、抢占交通要道、向东北急行军。与此同时,蒋介石却干了两件事:一是把东北的权益”打包“送给苏联,换回一纸空头支票;二是让美国帮他空运”快递“——把国军从西南空投到全国。表面看,国民政府风光无限:垄断受降权、接收日伪装备、占领大城市。但问题来了:苏联真会乖乖把东北交给蒋介石?美国又为何一边给蒋介石送枪炮,一边逼他和毛泽东“和谈”?
**发展过程**
1945年8月底,毛泽东突然飞抵重庆谈判,举国哗然。斯大林在背后捅了中共一刀——他要求中共妥协,因为苏联更看重蒋介石承诺的旅顺港和中东铁路。谈判桌上,蒋介石满脸堆笑,私下却调兵遣将。老百姓看得清楚:“双十协定”墨迹未干,国共两军已在华北擦枪走火。美国特使马歇尔来调停,结果发现蒋介石早算准了美国的底线:“你们再生气,还能换个人当盟友不成?”
****
1946年,内战全面爆发。蒋介石扬言“一年搞定”,毛泽东预估“五年解决”。打到1948年,战局却陷入胶着:国民党主力尚存,美国甚至讨论直接出兵。就在此时,欧洲突然爆发布林危机——美苏为西德货币改革差点打起来。全球目光转向欧洲,中国战场意外获得“喘息期”。但这是真平静吗?毛泽东盯着地图冷笑:“国民党以为能喘口气,我们偏要这时候捅他三刀!”
****
1948年9月,辽沈战役打响。国民党守将卫立煌还在等美国援助,林彪的部队已切断锦州退路。紧接着淮海战役、平津战役,国民党百万主力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倒下。最讽刺的是,美苏此时正忙着在柏林对峙,等他们回头,解放军已饮马长江。苏联突然跳出来反对渡江,理由竟是“要中共承认国民党签的不平等条约”——原来他们怕丢了大连港的免费停车位。
****
1949年,国民党溃逃台湾,苏联大使却跟着逃到广州,死活不肯承认新中国。美国更绝:一边骂蒋介石烂泥扶不上墙,一边继续给共产党发“国际社交流氓”卡。毛泽东的回应干脆利落: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,包括苏联那份。当年用东北换来的“盟友”苏联,此刻终于发现:中共根本不是听话的棋子,而是掀桌子的棋手。
****
有人说蒋介石输在“拖”,但真相是他根本没得选——美国要他当傀儡,苏联拿他当提款机。毛泽东的“速战速决”看似冒险,实则是看穿了美苏的纸老虎本质:柏林危机时,他们连欧洲都顾不过来,哪有余力干涉中国?更讽刺的是,斯大林机关算尽,最后旅顺港和中东铁路还是被新中国收了回来。所谓“大国博弈”,有时候不如农民出身的毛泽东一句:“打的一拳开,免得百拳来。”
****
蒋介石用东北权益换苏联支持,结果赔了夫人又折兵;毛泽东顶着美苏压力硬打,反而赢个彻底。今天还有人觉得“靠外国才能赢”,是不是该看看历史——当年两个超级大国联手都没拦住解放军,凭什么觉得现在跪着能换来尊严?
明道配资-股票杠杆炒股-股市配资-广州股票杠杆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